来源:白银检察
责任编辑:薛皓方
发布时间:2021-03-29
近年来,白银市平川区检察院把“抓基层、打基础、强自身”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以“四聚焦、四确保”为抓手,强力推动基层院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等称号,23个集体、45名个人获上级表彰奖励。
聚焦政治建设 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方向
抓实政治能力建设。落实政治优先评价标准,把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贯穿检察工作始终,定期督察确保落实落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理论中心组等会议的必学内容,常态化坚持落实。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于重要事项、重大安排部署、重要案件第一时间主动向市检察院和地方党委报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5次对检察工作作出批示。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年初,将党建工作要点与检察业务工作重点规划部署,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从“两张皮”到“一盘棋”的转变。院党组成员担任支部书记,在召开支部会议时对党建和业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每月定期听取党建工作进展,从理论学习、司法办案、队伍建设等方面厘清党建和业务难点。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设立荣誉室和荣誉榜,激励干警担当作为,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女检察官入围奖张婵娟、平川区道德模范高兴明等一批优秀党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制定出台《新媒体宣传报道工作纪律》等工作规范,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宣传阵地不出问题。
聚焦业务建设 确保检察职能充分发挥
构建专业化办案组织。设立职务犯罪、未成年人、公益诉讼等7个专门办案组,负责办理专门案件,承接对应上级检察院条线工作,有效解决检察业务在基层承接不力的问题。推进“四大检察”协调发展。做优刑事检察,全面推进捕诉一体、认罪认罚从宽等改革,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87.7%,案-件比同比下降19.6%。补强民事行政检察,深入开展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专项活动,办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41件,督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10件。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积极开展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探索,发出各类诉前检察建议94件,采纳率百分之百。持续加强未成年检察工作。全面落实“一号检察建议”,联合团区委成立“平川区青少年司法社会服务中心”,12人受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深入辖区50多所学校开展法治宣讲83场次,干警张小平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漏洞,发出检察建议34份、专项报告3份,区领导批示2件次。召开案件公开听证16场次,公开宣告、公开送达67场次,评议案件5件次,工作做法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焯充分肯定,要求在全省政法机关推广。
聚焦队伍建设 确保检察根基不断夯实
狠抓干部培养。积极向地方党委协调推荐优秀干部,调整增加党组成员2人,配备35岁以下年轻干部1名。晋升三级调研员1人,提拔正科级领导干部5人,副科级领导干部7人,转任部门正职3人。遴选入额检察官4人,选升四级高级检察官1人,完成三类人员职级套改晋升。狠抓素能提升。推行“检察官教检察官”模式,院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上讲台授课44次。推行“每周一学”素能提升工程,分条线开展“小课堂”活动,增强培训实效,5名干警和4个团体在业务竞赛、知识竞赛中获奖。狠抓纪律作风。认真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加大司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力度,将办案人员遵守办案纪律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廉洁从检责任书92份。加大对车辆使用、上班纪律及“八小时以外”情况的督查力度,开展廉政谈话29人次,检务督察26次,实现了干警司法办案零违纪。
聚焦改革创新 确保检察公信不断提升
推动智慧检务建设。上线运行统一业务、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建成检委会智能语音会议室等系统,检察工作网、局域网,“即时通”、网络安全防护、远程提审等系统平台投入应用,以智能化手段解放检察人员“生产力”。坚持文化育检。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六个一”创建活动,推行6S管理模式,打造“多彩平川、正义平检”特色品牌,不断深化“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建设示范院”成效,平川区检察院被中央文明委评委“全国文明单位”。打造宣传矩阵。运用“新媒体+”思维打造检察宣传工作新亮点,“平川检察”微信公众号多次在全国、全省检察机关榜单排行前列;开通“平川检察”抖音号,组织抖音短视频大赛,今日头条传播力快速提升,总阅读量达百万余人次。2018年、2020年度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抓好检务保障。严格落实财务制度,促进服务保障规范化。加强与上级检察院和区委的沟通协调,落实各项经费保障。严格把控三公经费支出,邀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账务进行全面审计,消除问题隐患,整改长期存在滋生的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