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白银日报
责任编辑:薛皓方
发布时间:2021-08-13
近年来,景泰县坚持把“四抓两整治”作为补齐党建工作短板、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采取“六聚焦六提升”措施,全面推进“四抓两整治”全域化,着力推动全县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聚焦头雁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深入实施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全县135个村14个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对全县135名党组织书记实行县委备案管理,对省委选聘的52名和县乡下派的15名村党组织书记落实激励待遇,提拔5人、转岗5人;采取上级选派、公开招聘专职化党组织书记等形式,从各部门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4人、选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9人担任社区专职负责人;着力加强医院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落实公立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一肩挑”10家,从内设机构中选拔党组织书记5家;注重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选拔“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全领域建设高素质带头人队伍。
聚焦政治生活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坚持把规范组织生活作为促进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有力抓手,建立月统计、季调度指导机制,采取信息化手段,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重点在丰富内容、拓展形式、创新载体、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确保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实效化。2018年以来,通过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县党员中进一步入脑入心、走深走实,集体经济壮大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等一些基层探索实践形成共识,凝聚起了基层发展合力。
聚焦组织阵地建设,提升党组织服务力。统筹各级各类资源,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2018年以来,全县共新建村级活动场所26个、改扩建16个、维修33个;149个村(社区)全面落实坐班值班制度,确保支部工作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办事有窗口。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均打造了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角等实体阵地,党的活动阵地不断扩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更加活跃,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加坚强。强力推进“甘肃党建”虚拟阵地运用,安装率达97.47%,党组织平均使用率达100%。
聚焦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党组织号召力。坚持把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在农村执政的“根”和牵动农村基层党建的“纲”来抓,落实“三级书记”齐抓集体经济发展举措,研究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景泰县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细则(试行)》《景泰县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政策文件和操作规程,创建集体公司运营、村党组织领办、“新三变”推动、内外合力联动、“农文旅”融合、光伏兜底破零等模式。截至目前,全县争取实施中央(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2个,累计扶持到位资金9420.49万元,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39个;2020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实现4326.23万元,年收入5万元的村占84.4%,年收入最高的村达到189万元。2021年,建立每季度季末调度分析和联席研判机制,紧盯中央(省级)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村和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加强调研督促,及时解决发展难题、破解发展瓶颈。
聚焦基础保障工作,提升党组织引领力。坚持把稳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待遇作为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的有利举措,建立健全村干部基本报酬增长机制,2021年村干部基本报酬达到3.2万元,较2018年增长1倍;“一肩挑”书记主任基本报酬4.5万元;组干部误工补贴分别提高到人均0.9万元,较2018年增长0.18万元。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持续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不低于5.5万元,城市社区办公经费不低于12万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83.3%、20%。
聚焦短板集中整治,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坚持“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纳尽纳、应整尽整”原则,对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中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表现形式,结合各级巡视巡察、调研督导、暗访督查反馈问题,全面调研摸排确定整顿对象,通过落实“四个一”包抓措施和“一支部一方案、一问题一措施”制度,扎实开展集中整顿。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90个,其中农村48个、机关事业单位22个、非公企业11个、社会组织19个。严格落实村“两委”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对所有“两委”初步候选人通过村级自审、乡镇初审、县级联审方式把好“入口关”。在2020年年底“两委”换届期间,联审出不符合任职资格人选7人,及时进行了替补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