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白银中院坚持深化“五个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2-08-29
字号:A A    颜色:
打造优质软环境 保障发展硬实力
 
——白银中院坚持深化“五个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白银中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以及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的理念,以深化“五个服务”为总抓手,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效能,高效化解涉企纠纷,持续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围绕大局主动服务
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找准审判执行工作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研究制定《关于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为“六个新白银”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等5个规范性文件,细化8项38条具体司法措施,实现立案、审判、执行、破产各环节,全流程、闭环式司法服务。深入开展前瞻性调研,先后形成了《法治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诉源治理专题调研报告》及《白银市两级法院推动“五治融合”服务和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等共8份报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准确把握大局内容、司法需求、服务对象和保障重点,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形成的《基于司法大数据的2020年白银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发现、防范、化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得到白银市委和上级法院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抓住重点精准服务


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对诚信经营、具有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积极引导脱困重生,对不具备挽救价值的“僵尸企业”,依法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助力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市场要素合理配置和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甘肃中瑞铝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一案是白银两级法院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司法功效的典型案例。从前期招募重整投资人异常艰难,到如今中瑞铝业债权清偿额接近2亿元,重整投资人对一期投产及二期复建投资总额达15亿元,招募员工500多人。为此,白银两级法院干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终该案得以妥善处理,不仅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五治融合”行动为契机,结合永乐村、靖安村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年度帮扶方案》,并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申请农业基础项目,筹建高效节能项目蓄水池50000方、渠道维修9公里、产业养殖基地2个。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在永乐村、靖安村打造“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法律服务站”,为老百姓提供便捷司法服务,引导和促进涉乡村矛盾依法治理、依法维权,为乡村振兴提供司法保障。
 
转变理念强化服务
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工作理念。依法对侵害珠海横琴好唱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商标权的行为给予有力制裁。树牢依法保护和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健全诉调对接工作衔接机制,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纠纷化解端口前移,使大量涉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在诉前。坚持中小投资者与其他各类投资者诉讼主体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依法适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营商环境政策法规,为中小企业账款回收提供司法保障。1-8月依法审结涉中小微企业纠纷5424件,为12家困难中小微企业缓交诉讼费用90余万元,降低困难企业诉讼成本,让企业在打官司过程中“轻装上阵”。
 
拓展渠道延伸服务
延伸审判职能,拓展解纷渠道,为企业提供最优法律服务。在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基地”,成立了“法官工作室”,结合企业法律需求,在重大项目推进、重大合同审查、企业制度完善等方面主动服务,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的转变。深入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司法服务活动,主要领导带队、班子成员全员参与走访调研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点对点”“订单式”司法服务,走访辖区企业71家,收集排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290余项,根据企业需求提出风险防控和法律建议1350余条。特别是围绕服务民营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产业项目,采取法律咨询、司法建议、情况通报等方式,做好互联互动,帮助其依法规范管理、防范诉讼风险,不断增强服务主动性、保障针对性、促进实效性。
 
科技赋能优化服务
强化用户思维,积极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人民法院的“履职清单”,依托现代科技,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对司法服务保障的满意度和体验感。立案载体更加多元。聚焦“在线”重点,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诉讼服务网、跨域立案、自助服务等应用为载体,做好立案服务,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完成立案,实现立案服务“零距离”“不打烊”“指尖办”。送达方式更加立体。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统一送达平台的数据查询、电子送达、电话送达等功能,通过三大运营商、中国邮政、公安专网提供的数据进行一键查询,实现直接送达、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网上流转,打破了传统单一的送达模式,大大提升了送达质效,以“看得见”的高效破解“送不到”的难题。办案流程更加智能。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网上保全系统作用,使非诉保全、诉讼保全实现网上受理、网上裁定,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保全案件办理“全程留痕”的智能化运营,为裁判生效后的执行工作做好铺垫,有效避免“法律白条”现象。2022年1-8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涉企案件7328件,受理网上立案2931件,其中跨域立案48件,当事人自助立案876件,当场立案率达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