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作为基层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王岘镇滨河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搭建网格化智慧服务平台,及时收集群众诉求,办理民生实事,以综治“小网格”赋能社区治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谢谢你们经常来看我们老两口,我们年纪大了出行不便,你们还过来给我们量血压。”在印象江南小区,吴有敏老人激动地说道。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小区网格员王彩玲放心不下,就经常看望老人,帮助老人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小网格里装着群众万千事。滨河社区成立于2017年,现服务3个居民小区,围绕“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下沉、问题在网格解决”的思路,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在辖区37栋居民楼全部张贴连心牌,全面公布社区、物业及12名网格员电话,形成有事找社区,事事有回音,事事不出门的工作格局,切实夯实基层网格“前沿阵地”,近距离服务群众。
“每一个网格都建有微信群,我们网格员作为群管理员,第一时间收集居民诉求,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予以反馈,不能解决转交社区综治中心负责解决。”滨河社区网格员王彩玲告诉记者,为关爱辖区空巢老人,社区还为网格内的空巢老人建立1人1档,定期在网格内开展服务,做到周必电话访,月必入户访。
“拿出手机扫一扫码,困扰我们多日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可以睡个安心觉了。”家住滨河社区印象江南的寇女士由于楼上噪音扰民,影响正常休息,多次沟通无果后,她便通过楼栋张贴的“码上反映”二维码向社区反映。社区工作人员收到平台信息后,第一时间去寇女士家了解情况,通过沟通协调,及时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社区网格管理如何继续深化?为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自“码上反映”平台上线以后,社区在各楼栋单元醒目位置张贴“码上反映”二维码,并组织网格员入户讲解使用方法,积极宣传推广“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运用,居民只要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即可快速将问题或诉求反馈到社区工作平台上。截止目前,“码上反映”共受理135件,办结129件,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的“网”将“线下”工作转为“云上”服务。
说起曾明德,滨河社区的居民们可一点都不陌生。3年前,他加入了社区民情观察员的队伍,成为了大家的民生“代言人”。
“空闲的时候,我就会在小区里转转,和大家聊聊天,把大家的诉求及时反馈给社区,努力把群众关心的事办好。”曾明德说。
为适应新时代社区治理新要求,社区不断提升居民参与度,积极搭建协商议事会平台,邀请社区居民代表、社区网格员及民情观察员、物业公司负责人等“1+7+X”议事会成员全程参与,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和问题,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在共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中提升参与度。
“社区把“三抓三促”行动与社区日常工作相结合,围绕‘问题要解决,我该干什么’,持续收集民情民意,协调各方资源,多角度收集、发现、处置群众诉求,加强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在党建引领、民生保障、综合治理等工作上精准发力,有效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社区群众的‘幸福感’。”王岘镇滨河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任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