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银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督察作为推进法治白银建设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真督实察求实效、督重点破难点、督进度谋突破,充分发挥法治督察的督促推动、压力传导、责任落实作用,全面提升法治督察工作实效,有效推动中央和省委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落地见效,有力推动了法治白银建设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 牢牢把握督察方向
深刻领会法治督察的政治属性,切实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法治督察的全过程及各方面。坚持高点定位、服务大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法治督察和问题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将法治督察纳入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和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切实推动法治督察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责任。市、县区委依法治市(县区)办充分发挥法治督察考核“指挥棒”作用,根据法治白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明确的年度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全面部署年度督察重点工作,细化督察清单,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坚持目标导向 紧紧抓住督察重点
围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情况、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督察、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多项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10次全面督察,切实做到以督促改,以督促示范引领。综合运用全面督察、专项督察等方式, 聚焦“关键少数”、紧盯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导向,“靶向”法治督察清单,细化评判标准,强化督促指导,切实做到督察内容具体化、精细化、规范化。通过实地督察,对被督察的各部门单位全方位开展法治建设“综合体检”,对照清单逐项“把脉问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做到直指问题、有的放矢,努力以精准、精细、精确到位的法治督察有效推进法治建设与责任落实。
聚焦提质增效 不断优化督察方式
坚持“日常督导与重点督察”“部门自查+实地检查”模式,细化6张“督察任务清单”即省委依法治省办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清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要点清单、法治建设自查和实地督察问题清单、法治建设实地督察任务清单、法治建设实地督察责任清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导检查清单,全面排查全市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漏洞、短板、弱项,确保法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工作落细落实。具体为事前印发自查通知,要求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对照督察要点开展全面自查。事中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查阅台账、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被督察部门履职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事后及时梳理督察中存在的问题,点对点反馈督察意见,确保有关部门单位对标对表抓好问题整改,切实补短板、强弱项,按期完成整改,形成“闭环”督察。
凝聚工作合力 深化协作配合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市委依法治市办抽调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各协调小组、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组成5个督察组,对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党委依法治县(区)办主要负责人统筹协调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法治建设有关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察,进一步提升了各县区、市直部门思想认识,传导了法治建设责任压力。深化协作配合。根据《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依法治省办关于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实行)》要求,积极构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合力探索“纪检监督+法治督察”新模式,强化联合监督合力,全面提升监督实效。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活动24次。强化督导检查。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16家市直部门单位,组成5个督察检查组,分别深入各县区、52家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60家县(区)直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学校等地,全面深入了解掌握各级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情况及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聚焦典型经验挖掘、特色亮点打造和问题短板整改,推动法治白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下一步,白银市将持续发力,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细化工作举措,总结典型经验做法,打造法治建设工作特色亮点,以法治督察之力,推进法治白银建设再上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