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市财政局以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多点发力,全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现新突破。2023年,市级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在原有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补充、完善、修订后基本建立,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坚实依据。
明确建设原则
一是突出重点。市财政局明确提出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立要突出核心和重点业务,做到科学合理、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对应匹配,指标体系力求体现精准性和代表性,有效指导工作实际,确保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核心产出及效果。
二是共建共享。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立由市财政局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审阅修订,指标体系建成后,市级各预算绩效管理主体依权限共享使用。
三是动态管理。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在使用过程中,市财政局及行业主管部门将根据宏观政策、地区及部门发展规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变化等,及时做出调整、更新,以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最新政策和工作要求。
夯实建设内容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参照省级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以《202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为框架,以2023年市级部门预算为基础,构建了涉及信息化建设等27类,共计700余条共性项目绩效指标,用于衡量各部门共性支出的产出和效果。构建了涉及一般公共服务等17个行业领域,共计6000余条个性绩效指标,用于衡量不同行业主管部门在各支出领域的核心产出和效果。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包含支出分类、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三个基本内容,其中支出分类包含行业领域、行业类别和资金用途;绩效指标细化分解为“规定动作”的一级和二级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项目个性的三级指标;绩效标准又依据计划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标准等进行了详细注释。
突出建设特点
一是结合实际。参考省级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遵循“科学合理的要整理保留、欠缺的要完善补充、不涉及的要精减删除”的原则,征求市级各预算单位意见,根据本级项目支出实际情况,有序推进,保证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特征明显、合理可行、符合实际。
二是统筹协同。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覆盖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为协助预算部门及时解决体系建设中的疑难问题,保证各行业领域指标体系统一规范,市财政局引进第三方力量为技术支撑,按行业领域成立工作小组,对部门进行“点对点”技术辅导,“面对面”实时沟通,指导单位提炼核心项目、设置绩效指标及绩效标准,确保过程顺利,结果客观。
三是全程跟踪。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立过程中,市财政局加强全流程跟踪监督,主动协调沟通,及时反馈问题,保证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同时,邀请各行业领域专家提供智力支持,对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工作质量。
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预算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成后,一定程度上解决绩效目标制定不科学、指标量化程度低、指标设定不合理等问题,为单位填报绩效目标提供参考,使绩效目标填报由“填空题”变成“选择题”,极大提高了绩效目标编报质量和效率,为部门预算编制科学化和精细化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