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下午,白银市公安局召开“向人民报告”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布2023年白银公安重点工作和队伍建设总体情况,全方位展示白银市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取得的新成效、在护航经济发展和守护人民安宁上做出的新举措。甘肃日报、甘肃法治报、每日甘肃网、兰州晚报、视听甘肃、华夏文明导报、市融媒体中心等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应邀出席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安滨出席发布会并介绍2023年以来白银市公安机关整体工作成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雷奋进、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政委刘燕分别介绍2023年以来白银公安交通管理和“食药环森知”领域重点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安滨介绍,2023年白银公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三抓三促”“主动创稳”行动和“铸忠诚警魂” 活动为抓手,锚定“全市公安重点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整体工作迈上台阶”的总体目标,统筹推进全市公安机关主动创稳赶超争先“十一大行动”,静水深流、塑造安全、砥砺奋进、奋勇争先,打出了白银公安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守住了不出大事的底线,重点工作绩效考评持续保持全省第二,工作成效先后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批示肯定63件次,公安部7次、省厅21次致电祝贺,整体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有力确保了全市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政治建警,凝心铸魂 以实干实绩新作为展现公安队伍新面貌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大理论课题、重要决策部署等内容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红色教育、读书分享等活动100余场次;始终把政治建警摆在队伍建设首位,不断深化落实“第一议题”“政治轮训”等制度,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129次,党委会议201次;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举办系列读书班20余场次、交流研讨105人次。迈着坚实稳定的步伐,白银公安一路向前,对党忠诚的本色更纯、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树立“实干实绩实效”鲜明导向,2023年市局主要领导7次送奖一线,开展战时、专项表奖16场次,全市公安机关46个集体、367名个人被记功嘉奖;组织慰问基层单位106个,民辅警596人,发放慰问金48.34万元;与8家医院签订协议,建立民辅警紧急就医“绿色通道”并落实年度体检。召开青年民警座谈会、高考民警子女祝捷会,举行民警荣退仪式,为4对双警家庭解决异地分居问题……一项项爱警暖警措施的落实,为全市公安机关推进比学赶超各项行动蓄足了力量。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重拳出击、全域严打 以打击破案新成效绘就平安建设新篇章
紧紧围绕影响社会安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发起了一波又一波凌厉攻势,不断打出声势、打出成效,实现了量级质效双提升。2023年,破获刑事案件2728起,同比上升19%,刑事破案率达66.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859名、逃犯538名;先后破获部督案件13起、省督案件55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9起,侦办并申报部、省督案件超过近5年全市总和。集中攻坚大要案件,命案现案连续12年100%全破,破获13年前、14年前命案积案2起,抓获外省市25年、30年命案逃犯各1名,全年七类案件破案率达99.5%;破获部督“1·13”“1·29”两起百亿涉税案和“1.10”组织领导传销案等部级大要案件14起。部署开展“清风”“春雷”“昆仑”及禁毒专项行动,“2.16”系列生产、销售假药案件被评为全国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十大典型案例,“1·04”开设赌场案入选全省“清风2023”专项行动十大典型案件。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防控风险、强基固本 以社会治理新实践创新基层治理新路径
推动“无案件、无事故、无上访”三无村(社区)创建工作,全市854个行政村(社区)“三无”占比达86.9%,以村(社区)小平安确保全市大平安,走出了一条具有白银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依托党委政府,推动派出所、综治中心、司法所、各中心站所、村(社区)、企业协同联动,同频共振,实现“孤军奋战”到“联合治理”,2023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16起,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案事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
织密织牢涉枪涉爆物品管控网,先后开展2次集中销毁行动,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深入推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行动,严格落实“严管十条”措施,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8.3万起,治理销号27处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点段、69处农村道路隐患路口路段。组织开展驾驶人“回炉”教育行动,再教育4063人,检验重型货车1997辆、报废2469辆,扫清路面危险“祸”源。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协同一体、系统施策 以重塑警务新流程构建现代警务新机制
坚持科技兴警,打造智慧公安,在不断固本强基上聚焦发力,改造升级市、县(区)两级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建成22个规范运行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深入推进“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与公安大学信息网络学院、兰州大学、海致学院、阿里等院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打造白银公安数据资源池、建模平台,推动形成数据应用生态体系。全市考取高级建模分析师资格6人、中级建模分析师资格142人、初级建模分析师资格708人。
持续推进派出所标准化建设,规范“两队一室”“一队一室”建设,创建并命名省级枫桥式派出所2个。扎实推进“一村一辅警”配备,全市配备驻村辅警546名,整体配备率77.6%。完成市局刑科所实验室标准化改造,建成“白银市经侦情报导侦分中心”、“经侦情报导侦工作站”,建设白银分局、平川分局、靖远县局、景泰县局4个“示范”标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打造高效执法办案基地。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以为民服务新举措展示护航发展新担当
严格落实省厅优化营商环境“双十条”,研究制定《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提出39项具体措施,全面完成甘肃省41项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62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编制发布工作,188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83.5%。
紧盯企业需求,着力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市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7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测机构30家、“警邮”服务网点96处。在全市11个派出所推行“一窗通办”试点,办理户政业务70464件、治安业务14666件、交管业务3445件,身份证首次申领464件次、户籍类证明983件次、户口迁移3891件次。出台《全市公安机关包抓联企业工作方案》,积极联动对接全市601家企业,向133家重点企业、项目派驻155名护航警官,严厉打击涉企、涉品牌犯罪,共立案138起,破案124起,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答记者问:
胡廷瑞 甘肃法治报记者
据了解,2023年以来,白银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了驾驶人“回炉”再教育工作。请问,驾驶人“回炉”再教育具体指什么?在这项工作中,公安交管部门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雷奋进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驾驶人“回炉”再教育,是将“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一面”驾驶人,近五年内发生亡人事故负次要责任及以上的驾驶人、酒驾醉驾、疲劳驾驶 、严重超速等严重违法行为驾驶人进行“回炉”再教育,落实文明驾驶理论培训和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通过驾驶人“回炉”再教育,从源头上、根本上消除一批风险隐患,推动全市驾驶人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的提升和规矩意识的养成,推动交通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确保全市交通安全大局持续平稳。
具体工作中,一是突出再教育重点对象。综合运用驾驶人培训、违法、事故等基础数据信息,分析研判道路交通事故与交通违法的关联度及特征,明确再教育对象,落实“三见面一台账”工作机制,见人、见车、见法人,分级分类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抓实再教育最小单元。对“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运输企业法人、实际管理人及所属驾驶员落实全覆盖再教育措施,督促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对多次违法、记满12分和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驾驶人,依托单位、乡镇、街道、村社等管理网格,实行“户籍化”管理,组织在就近乡镇交警中队、车管分所、村社活动室等场所进行集中再教育。对发生亡人事故负次要责任及以上的驾驶人溯源原驾培机构,组织开展安全理论知识再教育。对全市所有的驾培机构增加交通安全常识警示教育课程,建立驾培机构“红黑榜”通报机制,倒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把好源头关。三是拓展再教育服务半径。将“回炉”再教育贯穿至窗口服务、路面执法、企业监管工作始终,以点带面、拓展延伸。四是完善再教育责任体系。交警支队牵头抓总,强化督导检查和跟踪问效。县区交警部门落实包抓工作机制,确保定岗定责、延伸到村、落实到户。五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村社微信群不定期推送交通安全警示短视频等各类警示教育宣传作品,同时,在重点场所播放、张贴交通安全宣传视频、海报,扩大“回炉”再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驾驶人自觉养成文明驾驶习惯,切实筑牢事故预防源头防线。
陈喜成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公安机关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打击破坏生态违法犯罪方面都有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具体成效?
刘燕 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政委
一是强化主动打击。扎实开展 “昆仑2023”、“清风2023”等专项行动,聚焦林地、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矿产资源等突出违法犯罪,重拳出击,始终保持了对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高压态势。二是强化全链打击。市县两级森警部门协同联动、同步上案、快速反应、合成攻坚,创新侦查打击模式,打团伙、断链条、摧网络,深挖细查,实施生态打击。2023年2月,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发挥合成作战优势,破获了一起涉及全国6省份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链条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7名,破获刑事案件22起,涉案价值120余万元。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持续强化与市场监管、林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确保涉野生动物线索摸排及时,案件即发即破。依托联席会议机制,对涉野生动植物销售的领域、场所持续开展检查、巡查,推动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工作持续深化。四是强化法制宣传。森林分局制作野生动物保护专题视频,向全市广大群众推送,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依托乡镇、村社等基层组织,以及基层派出所、森林派出所等治安力量,高频次宣传,动员更大范围的人民群众参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延伸和拓宽森林公安工作感知触角。
金亚玲 视听甘肃记者
目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较多,管理难度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请问公安机关交警部门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意识提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雷奋进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2023年以来,交警支队积极汇报省公安厅交管局和白银市公安局党委,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和各县分局,在白银水川镇、平川水泉镇、靖远东湾镇、景泰喜泉镇、会宁郭城驿镇开展了5场表演式、沉浸式、互动式“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宣传成效显著。
一是看表演,学交规。每场活动紧密围绕交通安全宣教主线,组织有文艺表演特长的公安交警、乡镇干部、当地群众以及广大交通参与者以歌舞、相声、小品、诗朗诵、民间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演绎交通安全法规常识,在寓教于乐中向广大群众传递交通安全知识。二是大讲堂,送安全。在活动中特别开设交通安全大讲堂环节,重点就酒醉驾、“一盔一带”、农村地区及高速公路安全出行常识、雨雪雾恶劣天气出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集中宣讲,提醒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文明出行。三是面对面,话安全。“大家在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千万不能心存侥幸,麻痹大意......”这是白银公安交警在开展“美丽乡村行”活动时对村民们的细细叮嘱。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做文明交通的参与者、践行者、宣传者,警民携手共创共建共享文明交通。
今后,白银公安交管部门将以更多元、更广泛、更贴近群众的形式持续深化和创新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内容,不断提高宣传精准度,“以点带面”扩大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覆盖范围,把交通安全带给千家万户,积极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建设“美丽乡村”、“平安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创造安全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
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李文宗主持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同志及民警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