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川区黄峤镇综治中心与当地派出所通过“警调对接”机制,共同调处一起家庭矛盾纠纷,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高效化解,有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4月16日下午,黄峤镇陈某怒气冲冲的来到黄峤派出所,向民警求助。在陈某告知诉求的第一时间,值班民警立即通过电话联系镇综治中心调解员赶往现场,联动处置。经了解,陈某侄子小陈未能及时给自家田地浇水,埋怨陈某妻子未及时告知,二人产生口角。小陈觉得叔叔陈某倚老卖老,心生不满,出言不逊辱骂陈某及陈某妻子,陈某认为侄子小陈目无尊长,对他及妻子随意谩骂,情绪愈发激动,一时气不过便来到黄峤派出所报警,反映情况。
初步了解后,调解员与侄子小陈取得联系,将其约到黄峤派出所值班室进行调解。陈某见到侄子小陈后,情绪再次激动起来,站起来指责道“地里浇水这么点事,你就算有什么看法,好好说话不行吗,你这么大的人了,为什么要骂我和你婶子?”小陈听见叔叔陈某的指责,便当场反驳道“当时我也在气头上,一生气什么话都往出骂呢,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错,你凭什么光指责我”。眼见双方又要吵起来,民警与调解员连忙拉住双方,进行劝导、缓解双方的情绪。
民警和调解员认为双方虽然情绪激动,争执不下,但都不同程度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遂采用“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一方面,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咱们坐下来好好说话,这么亲的关系,有什么矛盾解不开,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并劝说叔侄遇事冷静克制,应该适当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争吵指责解决不了问题。派出所民警从“法”的角度入手,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进行释法析理,“公然侮辱他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我们每个人都要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调解员与民警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叔侄二人彻底冷静下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二人互相道歉,握手言和。至此,该起家庭矛盾纠纷圆满解决。
陈某离开之时对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歉意,调解员拉着陈某的手说“我们就是给群众解决难题的,有纠纷找综治中心,或者到派出所找民警,咱们很乐意帮大家解决问题,你们的安居乐业就是我们的追求”。
今年以来,平川区黄峤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治病要治本,刨树要刨根”这一理念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核心要义,建立健全综治中心与公安派出所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风险联防,纠纷联调,自觉担负起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责任,携手开创黄峤镇主动创稳新局面。下一步,黄峤镇将加强与黄峤派出所的沟通协调,严格落实警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警”的优势、“调”的作用,推动矛盾纠纷联动共治,切实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