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白银市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借鉴“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聚焦部署实、村庄美、产业兴、促和谐、致富经五项内容,推动乡村建设行动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聚焦部署“实” 重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
制定印发了《白银市“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全市持续推进“11333”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白银市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围绕“一带两区三线”重点区域筛选会宁县柴家门镇何门村、靖远县乌兰镇东关村、景泰县喜泉镇喜集水村、白银区水川镇均安村、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等100个基础设施完备度较高的村庄进行改造提升,谋划实施项目175个。
二、聚焦村庄“美” 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备
以省市县级示范村规划编制为重点,有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市共编制村庄规划401个。组织实施了“八改”工程,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不断提升,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100%,光纤宽带网络通村、信号通畅,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推广平川区“五美庭院”创建、景泰县“两拆两清三整四改一美化”、靖远县“本村人干本村事”等乡村建设模式。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农村卫生户厕达到16.4万座,废旧农膜回收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59%、87.01%、89%以上。
三、聚焦产业“兴” 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构建“4+4+N”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以牛、羊、文冠果、枸杞、瓜菜为主导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甘味”肉羊产业、马铃薯产业、生猪产业、高原夏菜产业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创建平川区猪驴、平川区文冠果、靖远县肉羊、会宁县牛羊、景泰县猪、牛、食用油葵,白银区蔬菜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2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四、聚焦和谐“稳” 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五治融合”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白银实践,推广“码上反映 马上办理”等民情直通平台,突出“民呼我为”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共受理群众诉求29983件(其中有效诉求27296件),办结26980件、办结率98.8%。同时,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治理厚葬薄养、奢侈浪费、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组织开展村BA篮球大赛、四季村晚、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文体活动。
五、聚焦增收“快” 促进强村富民有机统一
因村施策,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等,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2024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预计达到38.87万元。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持续增加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21万余户,带动农户经营性收入占比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