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白银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战线

会宁:红色文化育时代新人

来源:甘肃公安文联 责任编辑:李彩霞 发布时间:2022-07-11
字号:A A    颜色:
会宁县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深入人心,除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外,国家级烈士陵园2处,长征微缩体验景区1处,战斗遗址20多处,革命文物1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22件,三级80件,它们都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革命旧址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红色文物述说着党的初心。为把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会宁县公安局党委坚持党建引领、部门联动,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以追溯红色历史、发挥红色优势、激活红色动力为导向,把展陈馆变成党史“课堂”,把文物史料变成党史“教材”,把英烈人物变成党史“导师”,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真正成为广大民辅警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使广大民辅警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把展陈馆变成党史“课堂”




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火红的7月,会宁县公安局组织民警辅警前往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开展“赓续红色砺初心,踔厉奋发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重温红色历史记忆,发扬伟大长征精神。
 
在巍巍会师塔下,通过奏唱国际歌、向红军英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主题讲解等方式,把党性教育同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理想和新时代公安精神结合起来,推动民辅警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学深走实,理论学习再升华,重新点燃民辅警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进的革命激情。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青年党员民辅警庄严地举起右拳,面朝鲜红的党旗,一字一句,铿锵豪迈,重温对党忠诚的誓言。在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中,让每一位青年党员民警辅警重新感受那份庄重的承诺、那份厚重的责任。
 
把文物史料变成党史“活教材”
国家一级文物“党员登记表”,长21厘米,宽21厘米,重0.004千克。在“何时何地怎样来红军”一栏填写着:“1930年在新集,自动来红军”。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体现出红军战士入党动机的纯洁,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位红军战士对信仰的绝对忠诚。
 
“凝视这份党员登记表,我们能够体会到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们为后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他们用热血书写着自己的党员登记表,用生命用热血实现誓言。”在参观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时,疫情期间火线入党的青年民警雷涛涛感慨地说。
电报、步枪、军号、草鞋、印章……革命文物见证着苦难辉煌,记录着感人故事。走进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面前,民辅警不时驻足凝视,互相低语交流。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用听觉和视觉感受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奋斗史,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真切感悟先烈英雄们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情怀。
 
党员民警纷纷表示,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令人感动,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催人泪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扣人心弦,让我们感受到红军长征史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历史,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长征精神,闪耀着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光芒,鼓励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为民之心、凝聚奋斗之力。
 
把英烈人物变成党史“导师”
 
“愿以我血献厚土,换得神州永太平。年仅28岁的罗南辉烈士用大无畏的气概诠释了作为一名红军将领的责任与担当。回望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征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撑起了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在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民辅警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老一辈红军英烈们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勇事迹。
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位于会宁县中川镇海拔近2000米的大墩梁主峰上一座土堡内,陵园内苍松林立,翠柏摇曳,庄重肃穆,古朴沧桑,罗南辉烈士和887名红军战士的墓地分别在陵园内外。站在红军英烈长眠的热土上,仰望耸入云霄的烈士纪念碑……眼前仿佛又闪现出80多年前那场悲壮惨烈的血战,由远而近的隆隆机声在大墩梁上空持续盘绕,尖啸的弹头从耳畔俯冲而下,战壕里血光冲天、硝烟弥漫……
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擦亮党性底色。民辅警纷纷表示,展望今天幸福的生活,回首那暗淡无光的昨天,无数红军英烈的尸骨已化作尘土和祖国融为一体,但他们不忘初心、矢志不渝、英勇奋斗的光辉事迹, 使得我们对新时代公安事业随时面对的牺牲与奉献、坚守与付出、服务与打击、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革命先辈们对党忠诚的高尚品格、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无畏精神、赤诚为民的责任担当,始终铭记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庄严承诺,努力以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会宁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四级警长,会宁公安文联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