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瓜果飘香,白银市平川区万亩瓜田迎来大丰收。走进宝积镇的田间地头,连片的瓜田郁郁葱葱,满载西瓜的农用车往来穿梭,道路两旁的瓜农摊位前,前来采购的顾客络绎不绝。在这幅热闹的丰收图景背后,白银市公安局平川分局民辅警的藏蓝身影始终忙碌其中。
数月来,平川分局创新打造“瓜田警务”模式,秉持“警务跟着农情走,平安围着民生转”的理念,以交通安全治理为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现代警务为支撑,通过“交通安防链、田间守护链、宣防服务链”三链融合,实现警务前移、平安入田,用贴心服务与精准防控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公安动能。
织密“交通安防链” 从“占道摆摊”到“有序经营”的温情治理
“老乡,摊位往后挪一挪,咱既要卖瓜,更要保安全!”清晨,冯园村与国道交叉路口已是一片繁忙,交管大队和派出所民辅警们帮助瓜农调整摊位。
今年,针对瓜果运输季“摊点占道、人车混行”等隐患,交管大队构建“三维防控体系”:在冯园村、大湾村等重点村镇路段,通过“交管中队视频巡查+派出所无人机巡航”实现路况实时预警;联合交通局、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单位,在“瓜农临时销售区”以“劝导+移位+警示”的方式对违规摊位进行整改;制作警示短视频,以“路边课堂”形式剖析农用车载人、货物洒落等典型案例,同时发放反光贴200余份、交通安全宣传资料4000余份。
“看了视频里那辆侧翻的三轮车,我再不敢把瓜堆在路边了。”经过民辅警劝导宣传,大湾村瓜农张大叔主动拆除了占道棚架。这种“科技+人情”的治理方式成效显著——国道341线沿途100余处摊位规范移位,22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农用车反光贴覆盖率超90%,涉及瓜果运输的交通事故同比有所下降。
延伸“田间守护链” 从“被动处警”到“主动巡防”的平安升级
夜幕降临,宝积镇窎沟村的瓜田里,闪烁的警灯与虫鸣蛙声相伴。“现在白天黑夜都能看见警察,偷瓜的少了,老百姓睡得更踏实了!”承包了近50亩瓜田的王大姐笑着说。针对往年丰收季频发的偷瓜、纠纷类警情,宝积派出所聚焦涉农违法犯罪和安全生产,将警务前移至田埂,整合民辅警、网格员等力量,定时定点开展“亮灯巡逻”,将安全延伸到每个瓜棚。
7月16日,周家地村村民杨某和张某某因瓜田浇水问题产生争执,双方一度红脸。“种瓜都用一片地,浇地都灌一渠水!”宝积派出所民警张永康到场后在调解中融入自己的乡土智慧进行斡旋,没一会儿工夫两人便达成和解,握手言和。群众暖洋洋的笑容伴着绿油油的瓜田和夏日的凉风,显得格外质朴纯真。
“调解不是简单的息事宁人,而是要在乡土人情中找回那份淳朴与和谐。”宝积派出所教导员贾玉湘在晨会上反复强调。进入夏季以来,该所已成功调解涉农纠纷30余起。派出所的主动巡防不仅守护了瓜田,更拉近了警民关系,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拓展“宣防服务链” 从“单一普法”到“多维浸润”的民心工程
“西瓜甜不甜?甜!那诈骗电话信不信?不信!”针对农忙时节群众作息特点,平川公安反诈中心和派出所民辅警把宣传阵地搬到了树荫下、瓜棚边,利用纳凉时段,开展防电诈、防溺水、防火防盗等宣讲,已覆盖群众4200余人次。帮着瓜农抬筐装车时聊收成,蹲在地头吃饭时说防范——这些沾着泥土味的互动,正悄然织就一幅警民共护丰收的动人画卷。
迎着骄阳炙烤,沙河下游的乾清湖波光潋滟,青山环绕间,一抹跋山涉水的“藏蓝”身影格外醒目。这是宝积派出所民警正对辖区涉水区域进行巡查,对现场安全警示牌、救生圈、防护栏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及时劝离在水域边嬉戏、垂钓人员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防范溺水事故发生。今年来,平川公安通过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已联合教育局、应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及群防群治力量,对辖区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重点水域开展安全检查10余次。
瓜田连着民心,警务系着民生。平川公安用“脚底板”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田园警务新路子,使得“平安是最大的丰收”成为瓜农共识。
“当警察的脚步沾满泥土,平安的种子就能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平川公安以“警务+服务”双轮驱动,持续深化“瓜田警务”内涵——“警察蓝”正与“瓜田绿”共同勾勒着最美“丰”景,绘就乡村振兴平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