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会宁政法
责任编辑:李彩霞
发布时间:2022-05-06
为全面推动“平安大沟”建设 ,按照会宁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一带五色,多彩会宁”目标要求,着眼构建“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在基层综合服务和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拓宽群众反映渠道,及时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沟镇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聚焦百姓精准服务,大沟镇大力宣传“码上反映”服务平台,搭建起连接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用真心、出硬招为百姓排忧解难,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百姓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政府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服务理念。
整合服务资源,推动百姓需求“码上说”
针对传统百姓诉求反映渠道种类多、功能散等问题,“码上反映”将百姓常用诉求反映功能进行了整合,百姓只需通过使用“白银快办”小程序中的“码上反映”或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完成政策咨询、解决问题、需求服务、举报投诉等众多功能。百姓还可选择匿名或实名投诉举报,县级包乡领导直接进行核查办理,并督促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在问题及需求解决方面,百姓可以将在矛盾纠纷、疫情防控、政策咨询、社会保障、土地征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直接向平台反映,平台及时、精确反馈到村委会进行问题对接,村委会第一时间对百姓提出的问题和服务需求进行处理,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做好业务协同,确保百姓服务“码上办”
“码上反映”是属于白银综治APP,百姓通过“码上反映”所提交的信息都可以直达白银综治App后台,由后台在第一时间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工作原则进行及时办理,并明确办理时效(限30分钟之内电话回复)。百姓咨询有关问题情况清楚、政策明确的,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实行AB岗制,接收“码上反映”事项,回应群众诉求,协调解决辖区和职责范围内的事项,24小时内答复反映人,并在系统提交。涉及面广、较为复杂事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对于不能在24小时内解决的问题、诉求,上报乡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共同分析研判,自反映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答复反映人,电话或当面告知反映人办理情况,并在系统提交。需多部门联合办理、较为复杂的事项,包抓乡镇县级领导协调相关部门、乡镇后,所反映问题依然未得到彻底解决的,经包抓乡镇县级领导同意,由乡镇上报县委政法委书记再次协调各级部门办理,自反映之日起30日内答复反映人,电话或当面告知反映人办理情况,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系统提交。
强化社会监督,落实问题举报“码上诉”
充分发挥百姓监督作用,畅通“码上反映”举报投诉渠道,开启全天候“探照灯”,形成“人人可监督”“时时可举报”的工作氛围,着力推动作风再改进、政策再落实、环境再优化。百姓可围绕政务服务部门在服务百姓过程中的态度、质量、效率、廉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对于百姓投诉举报的问题,县级包乡领导督查督办,并督导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
当前,大沟镇已制作生成“码上反映”二维码近400个,通过村干部张贴、网格员张贴、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大力宣传,真正形成政府和百姓常态化沟通的纽带。